应县 从田间到富民的“金色”蜕变

2025-09-08 来源: 阅读量:

  本报讯 近年来,应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向日葵产业种植,通过规模化种植、科技赋能、产业链延伸等举措,成功将“葵花籽”打造成农民增收的“致富籽”,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。

  应县地处晋西北,光照充足、昼夜温差大,土壤条件适宜向日葵生长。当地政府将向日葵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,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。通过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,有效整合零散地块,实现了向日葵的规模化种植,目前,该县向日葵种植面积已突破10万亩,形成了多个连片种植基地,成为田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  应县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质抗病品种,如三瑞363、瑞科757等,这些品种具有产量高、抗逆性强的特点。同时,依托省、市、县专家团队,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指导,推广科学配方施肥、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等,显著提高了亩产量和品质。目前,应县向日葵亩产稳定在350斤左右,部分高产田块可达400斤。

  为降低种植风险,政府提供农机购置补贴、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支持,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疏苗、中耕除草等作业。此外,合作社为合作农户提供“一条龙”服务,包括种子供应、技术指导、统一收购等,让农户无后顾之忧。向日葵种植合作社某农户表示,去年种植的30亩葵花纯收入超2.4万元,比单干时增长近两成。

  应县积极培育向日葵加工企业,构建了“统一种植、统一经营、统一管理、统一加工、统一销售”的闭环体系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,打通产销对接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一方面,产品稳固占据朔州、大同、太原等省内重点城市的实体市场;另一方面,借助电商渠道,将“应县葵花籽”销往全国,甚至远销至西藏、海南等地。稳定的订单农业模式,保障了葵花籽的销售渠道和价格,让农民种得放心、卖得舒心。

  应县不仅注重向日葵的种植和加工,还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模式,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。依托葵花种植基地,打造了葵花主题公园、露营基地等休闲旅游项目,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、摄影、露营。如今,应县向日葵产业已形成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、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,成为驱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。 (贺永智)

责任编辑:
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如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知,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相关阅读

  秋日农事忙。眼下,朔城区窑子头乡裕民村的设施大棚青椒进入成熟期,当地村民们正紧抓农时,加快采摘,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。  在窑子头乡裕民村,浅蓝色的蔬菜大棚成片分布。

2025-09-10

  本报讯(记者 刘磊 李妍 闫红祥)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美丽宜居乡村,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。平鲁区白堂乡以务实举措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完善升级,既让

2025-09-09

应县作为华北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,每年会产生大量因外观瑕疵或采收剩余的尾菜。传统处理方式以低价贱卖为主,造成资源浪费。应县诚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实施尾菜综合利用项目

2025-09-08

  本报讯 (记者 丰慧 张一波朱怡)右玉县以“特”“优”战略为引领,深入调研市场需求,将目光投向经济效益更高的特色种植,今年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的辣椒新

2025-09-08

  本报讯 近年来,应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向日葵产业种植,通过规模化种植、科技赋能、产业链延伸等举措,成功将“葵花籽”打造成农民增收的“致富籽&rdq

2025-09-08

热门推荐

推荐阅读

热门图集

关于我们 | 媒体合作 | 广告服务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2006-2016 朔韵山河 ShuoZhou.TV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
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

免责声明:本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